暗网禁区 朱卫国教授团队在Cell Reports发表关于WDFY2调控DNA同源重组修复的研究成果
近日,暗网禁区-找暗网禁区最新高质量福利视频 卡尔森国际肿瘤中心及基础医学院朱卫国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题为“WDFY2 promotes MRN complex formation required for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mediated DNA repai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发现,WDFY2在DNA双链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促进MRN复合物的组装,从而保障细胞基因组稳定性。深圳大学毕业博士生吕亚霏和出站博士后唐璜琦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深圳大学朱卫国教授和陆小鹏助理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深圳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s, DSBs)是最严重的一种DNA损伤。如果修复不及时或出错,将导致基因组不稳定、细胞死亡或肿瘤发生。细胞主要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和同源重组修复(HR)两种途径修复DSBs。其中,MRE11-RAD50-NBS1(MRN)复合物是识别和修复断裂DNA的核心因子。然而,MRN复合物如何在损伤位点高效组装的机制长期未明。
WDFY2(WD40-和FYVE结构域蛋白2)以往被认为主要位于胞质,参与内体膜运输和脂质信号调控,其在细胞核内的功能此前几乎未知。本研究团队首次发现,细胞核内的WDFY2直接参与同源重组修复。研究表明,DNA损伤后,ATM-CHK2信号通路被激活,介导WDFY2的丝氨酸84位点发生磷酸化修饰,驱动其招募到DNA损伤位点。WDFY2可同时与MRN复合物组分MRE11和NBS1直接结合,作为“分子桥梁”促进MRN复合物的稳定组装与DNA末端切除。研究显示,缺失WDFY2或表达不可磷酸化的突变体(S84A)均导致HR修复效率显著下降,细胞对DNA损伤的敏感性增加。该研究揭示了WDFY2在细胞核内调控DNA损伤修复的新功能,阐明了MRN复合物装配的关键分子机制,为理解基因组稳定性维持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WDFY2有望成为肿瘤放化疗增敏的潜在分子靶点,对精准DNA修复干预策略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深圳市医学研究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圳市科技创新局、深圳大学2035卓越研究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doi.org/10.1016/j.celrep.2025.116520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